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特点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细胞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预防和用药依据.方法 对肝移植术后送检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肝移植患者的各种送检标本共检出细菌44株,有90.9%为单一细菌感染,9.1%为混合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检出28株,占63.7%;革兰阳性球菌检出12株,占27.3%.药敏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性尚好,耐药率低于40%,可作为临床首选;而对头孢三代、氨曲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较高,耐药率高于6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无耐药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高达90%.结论 加强对肝移植患者的细菌监测,以防止经验用药,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指导临床有效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0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例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及前S1抗原检测.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组与前S1抗原符合率为68.6%.其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组与前S1抗原符合率为36.0%.结论 前S1抗原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乙型肝炎患者在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时,还会有35.9%的患者前S1抗原阳性,不能忽略这部分患者仍然存在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使用精子质量分析仪(美国SQAⅡB)进行精液分析时,标本插入仪器时间长短对精液常规各参数的影响.方法 标本置于室温(23℃~26℃)液化后,使用精子质量分析仪对标本进行2次测试.第1次为标本插入仪器后立刻进行测试,第2次为标本插入仪器3~5 min进行分析.结果 2次测试中,第2次较第1次各参数结果有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标本放入仪器3~5 min进行测试结果较即刻结果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利用猫作为创伤性脑水肿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时期动物血清、脑脊液及脑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外伤后脑脊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变化最明显,1h达高峰(P<0.01),24h仍高于正常,认为测定脑脊液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能较准确反应脑内氧自由基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方法:通过问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选取鼠源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单克隆抗体(mAb P140)。从分泌该mAb的杂交瘤细胞株(P140)中,克隆到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3MH/P140x-Fd,并在XLI-Blu菌株中进行表达。采用钴亲和层析法对P140 Fab抗体进行纯化,用SDS-PAGE、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P140 Fab抗体进行检测,并通过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观察P140 Fab抗体的抗栓活性。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纯化的P140Fab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7000。ELISA的结果显示,P140 Fab抗体可与人血小板特异性结合。在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中,P140 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IC50的平均值为16.85mg/L。结论: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抗栓活性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Fab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计算机辅助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方法设计针对蓖麻毒素A链(RTA)的拮抗肽,实现在大肠杆菌B121中的可溶性表达,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RTA的晶体结构、RTA-rRNA相互作用复合物模型,在CVFF(consistent-valence force field)、Amber力场下,对RTA的空间构象进行理论模拟,初步确定其生物活性功能域;然后针对该功能域设计小分子拮抗肽,并借助人抗体重链町变区骨架,在CDR3区对拮抗肽进行展示,用重叠延伸PCR全基因合成人源化的单域抗体并克隆至载体pET-32a(+);双酶切和DNA测序技术对构建的载体进行鉴定;IPrG诱导人源化的单域抗体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竞争ELISA和MTT法分别进行结合和中和活性检测.结果 从头搭建并设计合成了人源化的单域抗体,实现了其原核表达,并进行了牛物活性检测;建立了基于人源化的单域抗体的RTA和蓖麻毒素检测方法.结论 研究结果为新型蓖麻毒素小分子拮抗剂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我院近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细菌鉴定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药敏试验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在分离出的596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为1844.株(30.9%),占第一位;铜绿假单胞菌在各类标本中的检出率以痰液最高(66.1%),其次是分泌物(17.5%)和中段尿(12.6%):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小于30%的抗生素只有亚胺培南(12.7%)、头孢他啶(25.3%)和头孢吡肟(25.6%),其余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33.1%-80.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高,治疗该菌感染应根据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检测结果选用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敏感药物及联合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适配子型压电子石英晶体传感器阵列与常用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价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阵列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与临床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AT切型、基频10MHz的镀金石英晶体作为换能器,将抗人免疫球蛋白E适配子固定在石英晶体电极表面,用2×5检测池阵列构建新型适配子型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分别进行标准品及人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检测,研究了检测灵敏度、特异性等检测指标。结果该传感器可快速完成检测且无非特异性反应,在检测范围内传感器的响应特性良好,压电晶体频率偏移值与免疫球蛋白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此免疫传感器用于人血清标本的测定,结果与化学发光法符合(r值=0.9924)。结论研制的传感器阵列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通量高,无需标记,操作简便,能实时在线检测等优点,可用于临床实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60岁,因"车祸复合伤后 45 d,右股骨手术后感染 15 d"于2005年12月3日门诊入院.患者于2005年10月24日上午发生车祸后受伤昏迷,后送往当地医院治疗,当时诊断为:①蛛网膜下腔出血;②头面部广泛组织挫裂伤;③下颌骨粉碎性开放骨折;④气胸, 肺挫伤;⑤右股骨骨折;⑥营养不良性水肿.行下颌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右股骨踝粉碎性骨折开放复位OS钢板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0.
魏杰  郭建巍  马骢  朱玉真  孔路科  吴素香 《医学争鸣》2008,29(14):1249-1252
目的:构建创伤弧菌溶血素基因(vvs)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实现创伤弧菌溶血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方法:用一对创伤弧菌溶血素基因特异性引物从创伤弧菌基因组DNA中钓取眦基因,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构建pET-32a( )-vvc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行SDS-PAGE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构建了pET-32a( )-vvc融合表达载体,DNA测序证明,获得的vvc基因长度为1311 bp,与Gen-Bank中报道的创伤弧菌溶血素基因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vvc融合蛋白Mr为71×103,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可与创伤弧菌免疫后的小鼠血清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地实现了VV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僦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